SHOWCASES
準力機械

準力機械導入CATIA 全3D 環境產品開發 將產能推向高峰

成立於1988年,位於台中潭子的準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,20年來專門從事泛用型平面磨床與研磨專用機,有線軌、滑塊研磨機、晶圓背磨機、玻璃面板薄化研磨機、Ferrule端面研磨機、導光板加工機等製造與銷售。目前員工數大約50位,是台灣典型的中小型企業,即便如此,卻能以快速研發的特質掌握商機,從OEM走向利潤更高的ODM。目前客戶遍及全球,台灣地區的主要客戶群有鴻海、鴻準及正崴等知名科技大廠,海外客戶則有MSC Machinery DivisionBendertechniek BVMetalon…等。準力機械目前以外銷市場為營收主力,佔總營收的70%,其中以中國大陸與日本為大宗,而內銷的台灣市場則佔了30%。

 

隨著機械工具與標準化零件設計的數量大幅成長,外包讓供應商採購或製造的需求增加,循著小型供應鏈成型,將設計圖檔與業務流程電子化勢在必行,因此準力機械導入CAD電腦輔助繪圖軟體,以達到迅速交換資訊、縮短製程、快速交貨的目標。

 

負責產品研發的何啓成經理自十年前進入準力機械服務,完整參與了公司投入3D環境建置的歷史,回想當初接觸3D設計軟體,目的就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做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。因此,在公司決定導入CAD軟體時,就直接選擇了3D的設計解決方案。

 

從十年前的SOLIDWORKS2000年為了轉型為CNC磨床設計而升級到CATIA V5系統,改善了許多在客製化設計上日趨複雜的細節需求。透過CATIA V5的強大功能,輕鬆解決許多在客製化時所遭遇的問題與挑戰。產品研發過程產生的所有相關資料,也能透過PDM管理平台進行控管與分享,促進協同工作的效率。在導入CATIA V5前,準力機械亦考慮過其他3D繪圖軟體,但最後決定導入具有高整合性與擴充性的CATIA V5系統,以便未來逐步導入更多的應用工具與軟體整合。

 

準力機械一路從SOLIDWORKS升級到CATIA V5,皆要求工程師必須以 3D軟體作為設計的工具,在軟體轉換過程中,確實也花了一些時間磨合,不過在展大國際完整而詳盡的技術支援下,讓準力機械在短短3個月內就成功完成新舊系統轉換,也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困擾降到最低。何啓成經理表示:『為了確實執行建置的計畫,展大國際每週都派遣工程師駐廠輔導,即時解決CATIA V5操作上的問題,讓設計工作能夠順利進行。搭配展大提供的完整教育訓練課程與上線輔導,設計工程師皆能快速的應用於工作上,大幅縮短CATIA V5導入的適應期與陣痛期。』

 

何經理對於CAD軟體的應用與技術具有相當豐富的經驗,在何經理的帶領與要求下,透過CATIA將設計研發時所常用的功能加以標準化與模組化。例如利用CATIA V5Power Copy功能,將設計過程中常用的幾何特徵輯錄成Power Copy,讓工程師經由設定的參數輸入後,就能立刻建構完成。CATIA易於設變的特性、設計經驗能夠有效累積、重覆應用,對於提升設計品質有很大幫助。

 

何經理表示:『導入CATIA V5之後,讓工程師更能專注於產品的功能設計,並省去重覆繪圖的時間,讓設計速度提升了50%,失誤率大幅降低了90%。』CATIA的導入有效地提升設計品質,並讓企業核心知識不斷重覆應用,縮短研發流程,讓新進工程師能以最快速度上線,延續過去設計品質。

 

在產品的分析模擬方面準力機械應用CATIA V5動態分析模組〈KIN〉、零件應力分析模組〈GPS〉與組件應力分析模組〈GAS〉來作為優化產品設計的工具。磨床的零件多達200~300件之間,不包含準零件,其間的零件尺寸搭配,與機器運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干涉情況,都可以在設計過程中透過KIN的功能及早進行檢視加以修正。

 

在應力應變分析上,CATIA V5不只進行單一零件的分析,更可以將組立件載入進行分析。加上研發人員豐富的磨床設計經驗,更能有效的提升機台加工品質與穩定度。何經理強調:『儘管經驗豐富的工程師,也能夠對結構的應力分析上做出判斷,但隨著產品日趨多樣化,複雜程度不斷增加,透過軟體的分析更能精準的檢視產品在結構設計上可能發生的問題,同時我們也藉由幾次的實務驗證,證明CATIA V5的分析現象與實際相當吻合。』

 

在準力機械林馨堂董事長的堅持下,準力機械從八年前導入CATIA解決方案開始,由CATIA V5 CAD CAE2007年又導入了SmarTeamPLM方案,採用一脈相承的整合式平台,不只感受到CATIA V5的強大功能,更不需要擔心系統轉換的問題,一貫的使用介面讓工程師不需經常學習新的操作方式

 

未來準力機械除了利用SmarTeam建立更完整的資料庫外,透過動態分析模組(KIN)與零件應力分析(GPS)、組件應力分析(GAS)等工具,強化所有零件與組件的品質。並將進一步加強Power Copy的應用。將多年累積的產品研發經驗完全數位化,兼具資訊分享、協同作業、工具整合等功能,讓中小企業也能透過管理簡化設計流程、降低庫存,確保企業以最低的人力與金錢投資,換取最高的企業競爭力。